自 20 世紀 50 年代起,中國開始向國外贈送大貓熊,以此作為一種獨特的外交手段。
然而,近年來,貓熊外交的方式發生了改變,我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與國際動物保護機構達成的協議:借一對健康、有繁殖能力的大貓熊出國,進行為期 10 年的合作研究。
從贈送轉為租借,引發了外界的一系列疑問和猜測。
貓熊作為我國的國寶,其外交價值不言而喻。
據日本媒體報道,自 2014 年以來,中國已向海外派遣了 21 只大貓熊。
每對大貓熊的租借費用高達每年 100 萬美元,這讓貓熊成為了一種昂貴的綠色名片。
對于這筆租金,日本媒體認為中國大賺了一筆,而各國則為此付出了近 3 億美元的代價。
對于此種言論,多年前英國BBC也有類似的報道。
然而,貓熊租借的背后,并非僅僅是金錢的交易。
貓熊身價上漲的原因,也并非如 BBC 所報道的那樣,是中國趁機撈錢。
真相是,大貓熊生態環境的惡化,使其數量急劇減少,在國外的安全性和生存環境得不到保障。
為了保護這一瀕臨滅絕的物種,我國從 1984 年起停止向外贈送大貓熊,改為租借。
外網報道還稱,在租借協議期間,如果大貓熊在動物園死亡,會要求賠償 50 萬至 100 萬美元。
此外,若有小的貓熊出生,動物園還需向中國支付額外費用。
當大貓熊成長至 2 到 4 歲時,就必須被送回中國。
他們認為,這是一種壟斷行為,是不可取的。
他們發出疑問,貓熊寶寶在國外出生后,為何要送回中國?
這是因為貓熊寶寶在兩歲后獨立,必須與父母分居,否則可能相互排斥。
且在國外的大貓熊缺少貓熊族群,沒有其他族群大貓熊,為了更好地繁衍,貓熊寶寶需要在成年后回國參與繁育計劃,繁衍后代。
這條回家的路,其實是大貓熊綠色發展的必然選擇,也是為了大貓熊延續下去的必經之路。
隨著國家的日益強大,和國外生活的貓熊有的慘不忍睹的教訓,尤其是大貓熊「樂樂」的死亡,國民發出了質疑,我們要不要繼續開展貓熊外交?
有的人認為國家強大了,不需要再派貓熊們出去受苦,就在家鄉生活。
有的人則認為大貓熊是我國的「國寶」,也代表著中華文化,貓熊去國外,不僅讓人們認識貓熊這一生物,還讓國外的人更加了解中國,了解中國文化,其實也屬于一種文化輸出。
對于,網上依然有不同的見解。
不管怎麼說,相信大家的目的是一樣的,為了大貓熊的好。
貓熊外交引發的外界質疑,讓我們思考一個問題:如何在保護國寶的同時,讓更多的人了解和關心大貓熊這一物種?
貓熊外交「費錢」,看似昂貴的租金背后,其實是我國對大貓熊這一瀕臨滅絕物種的保護,以及對生態環境的重視。
貓熊租借的方式,既讓世界了解了這一可愛的動物,也為大貓熊的保護和繁衍提供了新的可能。
在未來的發展中,我們期待更多國家能參與到貓熊的保護中來,共同為這一珍稀物種筑起一道綠色的屏障。
(圖片來源于網絡,侵權聯系刪)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